logo

常见肿瘤动物模型一览

来源:医学服务团队发布时间:2017-11-14 11:25:42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整体水平的肿瘤研究,是基础研究中的重要组成,可以说是高分文章必备之选。小编这里给大家汇总了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欢迎收藏!

1、自发瘤模型: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自然发生肿瘤

优点:

①近似人类肿瘤发生过程,实验结果更易于外推到人;

②相比移植瘤,对药物的敏感度不高,疗程长,便于进行综合治疗;

③可观察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上的作用。

缺点:

①个体之间生长速度差异较大,肿瘤发生发展参差不齐,很难在限定时间内获得大量生长均匀的荷瘤动物;

②试验周期长;

③需要的动物数多,耗费大。

应用:应用于病因学研究,可转为移植瘤,而继续发挥作用。

2、诱发瘤模型:利用外源性致癌物引起细胞遗传特性改变,从而出现异常生长活性细胞,形成肿瘤。

常用实验动物为大鼠,也有用小鼠、豚鼠、兔、犬等。

优点:

①近似人类肿瘤发病特点和过程(约80%人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②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进行诱导;

缺点:

①诱导时间长(3-5个月,甚至1-2年),成瘤率不高;

②动物死亡率高,花费大;

③诱导剂有毒,需谨慎操作;

④肿瘤出现的时间、部位、病灶数等在个体之间表型不均一。

应用:常用于验证可疑致癌因素的作用以及在肿瘤病因学及肿瘤预防研究。

3、移植瘤模型:将动物或人体肿瘤细胞/组织移植到动物体内连续传代而形成肿瘤,分为同种动物移植以及异种动物移植,主要是人体肿瘤的异种移植;后者应用更多一些。

一般将人体细胞或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的动物体内(为了避免免疫排斥),动物只是作为一个供给营养和生长环境的载体,肿瘤还能保持着人体肿瘤的组织学、免疫学及生物特性,是研究人体肿瘤最重要的模型之一,这里列举几个常用的模型:

优点:

①移植瘤保持着原发肿瘤的大部分生物学特性;

②几乎所有类型人类肿瘤均能在免疫缺陷动物体内建立可移植性肿瘤模型;

③同样的接种条件,动物个体间生长速度一直,成瘤速度差异较小,接种成瘤率高;

④实验周期短。

缺点:

①肿瘤增殖时间短,与人体肿瘤不同;

②免疫缺陷动物需要生活在无菌环境,SPF动物房费用高;

③人体肿瘤的所有细胞亚群不能全部出现在移植瘤中;

④获得的肿瘤组织的间质可能带有免疫缺陷动物的成分。

4、基因组修饰模型:通过在动物整体敲除或插入特性的基因而建立的肿瘤模型。

几个常用的转基因模型:

优点:

①为环境因素与遗传背景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

②小鼠能自发地发生某种特定的肿瘤;

③对于研究肿瘤发生机理、肿瘤免疫逃避来说,转基因肿瘤动物模型可能有更大的优势。

缺点:

①模型建立过程较长;

②费用比较高。

应用:研究癌前病变以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

不同种属、品系和类型的实验动物其肿瘤学方面的性状各不相同,在做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配上合适的实验方案,才能发挥其优势,此外,好的研究模型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哦!